【洛陽晚報】記者:李英杰
“2013年是企業微信營銷元年,錯過這個機會,老板們會哭!”這樣富有煽動性的語言,出自一名80后之口。他叫徐張生,杭州微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現在則是國內首創微信營銷型團隊負責人。
昨天上午,在芳達商務酒店,面對數百名洛陽中小企業的負責人,徐張生侃侃而談,闡述了他對微信營銷的理解。
1 每一次新興產業出現帶來財富再分配
“任志強、王石、潘石屹等之所以成為房地產大佬,是因為抓住了房地產這個戰略產業的初期機會;馬云、李彥宏、馬化騰等之所以成為互聯網大佬,也是因為抓住了互聯網這個新興產業的初期機會。”徐張生說,“我相信很多人在這兩次大的機會中都錯失了。幸運的是,上天又給了我們一次機會,那就是移動互聯網。”
他說,現在“BAT”(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合稱)都在移動互聯網搶奪資源,相比阿里巴巴、百度兩個巨頭,騰訊則借助微信取得了“船票”。而騰訊也在圍繞微信的用戶ID體系,建立了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微信已在憑借原有基礎業務積累的資金、流量、用戶資源,橫向拓展業務形態,或縱向進入產業鏈上下游環節進行垂直整合,進而構成具備整體效應的商業平臺。
時至今日,微信的用戶已經突破6億,日活躍用戶也有兩三億。隨著微信公眾平臺的推出及微信公眾平臺接口的開放,微信現在已經名副其實地成為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同時也成為“輕量級”APP平臺。
2 2013年是企業微信營銷元年
徐張生斷言:“2013年是企業微信營銷元年!”
微信公眾平臺是移動互聯網的第一個開發平臺。對企業來講,微信公眾平臺已成為最創新的蓄客平臺,也是最便捷的客戶維護平臺,同時還是“企業以最低成本進入移動互聯網的方式”。
微信公眾號的特點是“點對點、一對一、全封閉、無干擾、強關系、重互動”,因此企業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實現客戶維護、品牌營銷和維護、員工關系維護的目標。
徐張生提出了“魚缸理論”:“微信公眾平臺好比是企業的魚缸,粉絲就好比是魚兒,我們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將大海(市場)中的魚兒吸引到魚缸中,慢慢養起來,常常喂食(定期推送和企業相關的內容及產品服務),等養肥養壯離不開魚缸了,魚兒也就跑不了了!”
企業在給粉絲發內容的時候,都會進入一個誤區:很多企業每天都發,且所發內容不是成功學,就是心靈雞湯。“其實,企業完全沒必要每天給粉絲發內容,因為成本很高。企業所發的內容一定要與企業的服務與產品相關,而且所發內容要精雕細琢,具有創意和可傳播性。”徐張生強調。
3 洛陽認證的企業公眾號只有21個
那么,現在的企業微信公眾平臺與企業微博到底是什么關系?微信營銷的關鍵點又是什么呢?
徐張生說,微博的屬性是媒體屬性,而微信的屬性是溝通屬性,二者產品不同,營銷方式當然不同。因為微博的關系是弱關系,微信的關系是強關系,所以二者營銷的轉化率會大大不同。在微信營銷方面,微博大V那一套玩法肯定是不能在微信上玩了,但是微信營銷是個可以借鑒微博營銷的地方,同時還需要借力微博營銷,因此微信營銷目前是不能取代微博營銷的。
微信營銷的關鍵點是一種許可營銷,用戶關注了某個微信公眾號,那就是認可這個微信公眾號發過來的信息。同時,這也是一種口碑營銷,如果用戶對微信公眾號發的內容認可的話,那么用戶會幫你轉發的。這還是一種非常精準的O2O營銷,直接可以轉化成線上交易、線下消費。
在演講中,徐張生讓在座來賓打開手機微信,以關鍵詞“洛陽”搜索公眾號,結果只有21個!“洛陽晚報”微信公眾平臺有幸名列其中,這是洛陽晚報今年8月正式上線并取得認證的,短短兩個月已經擁有上萬個用戶,足以見證微信用戶的發展勢頭。
洛陽晚報原文報道鏈接:http://lywb.lyd.com.cn/html/2013-11/07/content_1030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