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現在不僅僅只是手機里面的一個APP,它可以利用移動終端展示企業的廣告,還可以有效的讓企業與消費者產生互動,是一種有效且重要的營銷手段。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不少企業的官方微信成了一種簡單的內容推送工具,久而久之就成了大眾眼中的“信騷擾”,這樣不僅達不到品牌宣傳的作用,反而會是得其反,加劇消費者對這個的厭惡感。
只有有效的內容對應真實的受眾才能收回相應的反饋,看人下菜是內容營銷的標準策略,為你的粉絲提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他們才有參與互動的可能,初期可能就是一個討好粉絲的過程。
推送的內容一定是有主題性的,有策略性,而不是今天一竿子到論壇營銷,明天一竿子支到微博營銷,后天一竿子到微信營銷,一定是要系統性的推送。當然特殊的行業的建議每周1-2條最佳,否則受眾就瘋了。
活動是微信營銷最爽的一種營銷模式,無論是送獎品還是共同參與同一個話題的探討,這一定是粉絲增長速度提升最快的一種模式,通常的營銷領域一般以書籍贈送為主,這種即使分享到朋友圈,可能起的推廣意義不像企業的那么明顯。但是可以增加粉絲的互動活躍度。
賬號定位很關鍵,是做一份內容輸出還是全民產生內容的微信號,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通常的新手會采取求量不求質的方法,要么互粉要么買粉,當你習慣了這種水分很大的營銷模式后,當你享受到了粉絲分分鐘暴漲的虛假繁華后,你就基本上告別了單純,告別了成就一個微信大號的機會。不是你的真實受眾,互粉一萬個又有什么意義呢?
有的企業積累了幾千微信粉絲,都是真實的,為啥做個活動啥的,怎么就沒有反應呢?每天的互動量怎么才幾十個呢?微信不同于微博的之處就在于,它所追求的不是粉絲量而是精準的粉絲數,一個微博可以洋洋灑灑幾百萬粉絲,每天笑話雞湯正能量,微信要的是絕對的精準人群,寧吸引300行業精準粉,而不是把自己的粉做成一個亂燉粉絲。
一個加V的僵尸號跟一個沒有加V的真實粉絲低于500的賬號,前者看上去有面子,而后者是自我感覺有面子,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后者會完爆前者至少8條長安街。加V只是一次信任的提升,不加V也未必不能贏得粉絲的信任,這關鍵取決于你的粉絲是否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