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商鋪打通對于商家確實有一定吸引力,但商家如果完全指望從pc端帶用戶到微信基本是可以放棄了,pc端整個盤子用戶還在培養中,有限用戶有多少會沉降在微信中呢?
拍拍在京東手中之后終于重新歸來,雖然發布會現場相關負責人努力用“某平臺”來代表淘寶,但從發布會內容到當天在新浪微博做廣告,拍拍都是在明顯與淘寶打擂。在現場為拍拍所描述的故事中流量補貼,社交化這些也都是淘寶正在探索的,心意不夠,只有與微信打通有點故事性。
雖然拍拍現場極力描述淘寶對于商家的綁架,商家無利可圖以致紛紛逃離平臺,但不得不說淘寶目前還是占據了94.2%的C2C市場,商家聚攏一起,已經形成良好生態圈。產品品類多,用戶基數夠大,這也是雖然幾乎每年都有圍城事件,但事件之后商家依然在淘寶開店做直通車鉆展,樂此不疲。
鐵哥認為拍拍此次最大亮點就是與微信打通,微信店鋪與拍拍進行一鍵打通,可實現微信和pc端的流量互補,而店家還可以在微信中沉淀用戶,通過營銷手段提高二次購買率。
表面當然很好,但淘寶從價格到品類到信用體系已經具備足夠規模,以此規模可以足夠綁架用戶習慣,有用戶就有流量。而拍拍目前品類與淘寶幾乎無異樣,用戶在成熟體系中可購買到的商品又有何理由非得去拍拍呢?從發布會現場看,拍拍此次其實是想討好商家以此來拉動整個生態,但對于普通消費者其實促進手段不大,對于我而言難有絕對理由讓我棄淘寶選擇拍拍。
商家在拍拍或許可以拿到真正的好處,諸如便宜的流量、微信的CRM管理等等,但用戶習慣的遷移確實不是一日之功可成,拍拍自己說三年以內不盈利,悲觀考慮三年后也是難以盈利的。
微信商鋪打通對于商家確實有一定吸引力,但商家如果完全指望從pc端帶用戶到微信基本是可以放棄了,pc端整個盤子用戶還在培養中,有限用戶有多少會沉降在微信中呢?一般說2%是個不錯數據,大家可自行判斷可有多少用戶沉降微信。除此,商家如果用小店做朋友圈營銷,那也基本是要被朋友們全部拉黑了。微信打通對拍拍商家本是雞肋,不要抱太大希望。
今年四月之后有關微信封閉的消息不絕于耳,雖然騰訊官方自己一直在表示自己沒有封閉,還是要搭建生態系統云云。但隨著微信小店,微信商鋪的推出外界也基本看明白微信的玩法:我的地盤我做主。
騰訊也憑借手中微信一路攻城掠地,大眾點評網、京東、58同城等都成為騰訊生態鏈的重要一環。有這些產品在手上,大大彌補了過去騰訊在電商以及本地生活化服務的短板,至此騰訊產品線已具備帝國規模,有足夠底牌與阿里系在未來最有想象空間的電商領域一較高低。
但騰訊移動端作為基本都依賴微信(騰訊自家不要舉其他移動產品了,新聞APP、微視就算了),與一干公司談判入股也都是以微信作為籌碼。因此現在微信上有了滴滴打車入口、有了在二級頁面的京東入口、還有大眾點評網入口,搜狗也可提供微信搜索功能,58號稱也要在微信拿到入口資源……接下來微信的界面將會有無數騰訊系產品充斥其中。
當然我不反對騰訊依靠微信實現自己的帝國夢,但目前仍然是社交屬性的微信能否短時間承載騰訊的電商夢是我最大的疑問。對于用戶而言,微信還停留在溝通以及社交層面,微信也已經取代了傳統電話的通訊錄功能。但使用戶通過微信入口能主動選擇購物以及相關服務不是短時間能夠解決了,越來越多的導流意義的產品搭載微信帶給用戶除了迷茫就是舍棄。被外界寄予厚望的618微信為京東導流最終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就是證明。大眾點評至此沒公布微信流量價值,估計也高不到哪里去。
微信其實更多應該選擇開放姿態與眾多第三方公司合作,用第三方公司的能力去教育消費者,起初微信開發就是第三方公司的功勞。但目前看微信越來越固步自封,逐漸拋棄過去給自己增長立下汗馬功勞的各類公司,試圖以一己之力教育數以億計消費者,鐵哥在此除了呵呵也不好再說什么。
京東拍拍風風火火,微信也一如既往用人唯親,都是在忽略普通用戶感受。拍拍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起色,微信也將在封閉中越走越遠,而騰訊也已經離偉大公司漸行漸遠。